虚数灵境爱好者乐园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23|回复: 0
收起左侧

如何让照片更层次立体 浅谈摄影中空间感的构建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8 10: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二、线性透视

  在文艺复兴之后的西方艺术中,线性透视在绘画里大量的被应用,直接导致国外摄影师在拍摄时,很喜欢用大广角构图,突出线性透视的方式来表达空间层次。

  线性透视,简而言之讲就是“近大远小”,原本平行的线条,在向远方延伸时会不断的会聚,直到在灭点处汇合成一个小点。

  在摄影中,我们常用汇聚线、重复缩小以及夸张前景这3种方式,利用镜头(特别是广角镜头)来突出线性透视下的前中后景层次。

2.1 汇聚线

  汇聚线的拍摄,就是要利用场景中向远方延伸会聚的线性物体,来突出空间感。

  例如下面这张大白天顺光拍摄的图片,虽然光影立体感不强,但是这条向远方不断延伸会聚的小路,却给照片带来了纵深感。


《慕尼黑的春天》,作者:托马斯,

  道路,河流,桥等等,都是天然的汇聚线,在前期构图时取入他们,不仅可以拍出引导线,还能极大的提高照片的层次感。


《风暴》,作者:曼联,

  有时这些汇聚线并不明显,需要摄影师用心发现。比如你能看出下图中用到的汇聚线吗?


《万壑奔流》,作者:JOYOU'S EYES

  摄影师巧妙的利用天然的礁石和水流,拍出了一根根汇聚线,既引导视线到了远方的岩石和落日,又利用线性透视,表达出了三维空间感。

2.2 重复缩小

  线性透视的一大表现,就是近大远小。因此如果我们在构图的时候,特别是广角拍摄前景时,如果能发现一些重复的物体。那么这些重复的物体,会在画面中,由近到远的不断缩小,就可以表现出空间感了。

例如下图,摄影师在构图时取入了一大片鲁冰花,这些原本差不多的花,在画面中却是不断变小的,这样读者就能感受到这个不断向远方延伸的三维空间。


《山花似海》,作者:Pan Weihao

  下面这张图,前后景的实际距离不过十来米,但是在广角的作用下。重复的正方形鸟居,不断的变小,这样我用重复缩小的方法,结合鸟居的互相遮挡以及小路的汇聚线效果,很好的体现出了照片的空间感。


《京都鸟居》,作者:Thomas看看世界,

  只要善于发现,自然和生活场景中,有很多不断重复的物体。在前景中加以利用,空间感自然而然的就表现了出来。


《踏浪寻梅》,作者:JOYOU'S EYES

2.3 夸张前景

  在摄影中,摄影师常常采用低角度、接近拍摄的方式,利用近大远小的线性透视,夸张的表现前景物体大小,从而让观众理解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比如下图,低角度拍出来的前景礁石,竟然比画面右上角的人还大。这种错位的大小关系,让读者立马就理解了他们的前后空间顺序。


《巨人之路》,作者:托马斯,

  夸张前景的关键,是要找到原来相对较小的物体,在画面中表现得和背景中原本较大的物体更大或者差不多大。通过画面表现和人类认知的错位关系,才能体现出透视空间感。

  例如下图,我只是左边画几个圆,右边画一些小的椭圆。你是不可能从这种简单的几何形状大小中,找出他们的空间关系的。只有我告诉你(或者你看出来)左边是石头,右边是三个小人,你才会感受到这种关系。

  如果你的照片中,建筑很大,汽车很小,符合人类的认知,那么这种关系是很难让人看出他们的前后距离的。


《冰川之夜》,作者:托马斯,

  只有如下图一样,帐篷、雪山、银河这些大小千差万别的物体,在画面中却表现出差不多甚至相反的大小比例时,人们才能认知出他们的空间前后顺序。


Cache_5c18f90ebef0d63b..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南京虚数灵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苏ICP备2023024155号 ) | 公安备案号:32010402000195

GMT+8, 2025-4-30 02:59 , Processed in 1.1562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