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学金融的同学都想进投行,可能是被8位数的年薪吸引,可能是被华尔街一个个传奇的故事所折服。大家在听说某某人拿到某大投行offer的时候,总是投去羡慕的目光,并积极地打听这位牛人的背景:学什么专业,GPA多少,做过什么实习,有什么课外活动经历。然后大家纷纷拿自己的背景去比较,看看自己还缺什么,要怎么去提升。然而,大家好像很少去了解,这位牛人具体是进了哪个部门,工作职能是什么,每天时间安排如何,性格又是怎样,是不是合适自己。以至于不少投行的业内人士会抱怨,自己经常遇到了说自己十分想进投行的学生,但是连投行是干嘛的都不知道。
其实,即使是在一家大型投行的内部,不同部门对于员工也有不同的偏好,而这种偏好不仅仅在于学术背景上,更重要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技能”。总得来说,MSF和MFE的毕业生都可以进投行,但是由于申请的部门不同,对申请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一个MSF的毕业生想进Investment Banking部门做Analyst,做公司上市相关的工作,那么他除了要有一定的学术能力之外,更需要吃苦耐劳的精神。由于IB部门的Analyst需要长时间地工作,也许正在他打算下班回家的时候,他的上司就把一堆文件扔在他的桌子上,让他当天之内把一个project 完成。这个时候,也许MSF的学习能够让他很快地建立出一个模型,但如果他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很难继续做下去。同时,团队精神在IB中也十分重要,因为在美国的投行里,IB部门analyst有十分不同的学术背景,从数学、经济学、计算机到英语文学、对比文学和人类学。所以,能否与不同背景的员工高效地工作,也是IB在招新时考察的重要因素。但如果这位MSF的毕业生申请的是Asset Management 部门内的Private Client Service,那么他所需要的软技能又不一样。由于PCS是和资产在数百万美元以上的个人客户打交道,在这种一对一的服务中,如何与社会地位比自己高许多的年长客户打交道,取得他们的信任,结合金融学知识对客户资产状况进行分析,是需要和IB完全不同的性格。
如果一个MFE的毕业生想进投行,申请去Sales Trading做一个trader,那么他所需要的技能也同样由他今后的工作性质决定。诚然,作为一个trader,工作时间内需要同时对着六个电脑屏幕,看着一堆堆不断变化的数字,那讨厌数学的人肯定是做不来的。如Columbia MFE的招生办主任曾经说过:“You have to be excited about Maths!” 这可能有点夸张,但很能说明问题。以中国的数学教育,许多本科毕业生出去要完成金融工程的课程恐怕并不难。只要你不讨厌数学,愿意努力,在成绩上拿高分并不难。但是trading不是一门简单的科学(science),并不是你了解了定价公式,懂得微积分,线性代数,Monte Carlo Simulation,就能够让你每年赚几个亿。它更像是一门艺术(art),而一个优秀的trader,需要对瞬息万变的资本市场有一个直觉性地把握,能够在短时间内从不断变化的数字中看清市场的走向。由于trader手上掌握相当大的资金,任何一笔交易都有可能改变市场的走向。有时候,晚一秒做出决定,可能就让自己的竞争对手占了先机,让公司蒙受损失。所以,一个trader如果有玩极限运动的爱好,那将是一个非常闪光的点,因为他愿意承担风险,而且这种风险正是他乐趣的来源。另一方面,由于trader主要工作时间集中在市场开放的那几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trader必须保持非常高的专注力,也许一天都没机会上洗手间,没有时间吃饭,这就要求他有一个良好的体魄。同时,一个优秀的trader必须做到荣辱不惊,即使一个判断出错,也要知道如何能迅速补救,尽可能地挽回损失。
由此可见,banker和trader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人,这也是为什么MSF和MFE在招生上的要求也不同。一个申请MSF的人或许并不需要很强的数学背景,但是必须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并且能够有效地管理;而一个申请MFE的人则需要对数字情有独中,能够在一定时间精神高度集中,头脑时刻保持冷静。这些性格上的差别,是许多同学从来都没有考虑过的。经常有同学会问我:如果我多上几门数学和编程课,对申请MFE有没有帮助?答案因人而异。因为招生官除了会关注你的学术能力是否足够让你完成MFE的课程之外,还会关注你的性格是否适合今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