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网络能够为广告主节约数目惊人的成本。以ESPN为例,其接触每千名体育爱好者的报价为40美元,而广告网络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接触到差不多数量的人员。多数情况下,广告主按点击量向广告网络付费,因此实际的收费标准只有每千人2美元。同时,广告网络能覆盖数百家网站,面向众多有各种特定喜好的受众,这正是大多数独立网站所不具备的优势。此外,一些广告网络还运用科技手段追踪有较高商业价值的群体,比如机械迷和厨艺爱好者,无论他们浏览哪些网页,广告网络都能有针对性地向其投放相应的广告。“将以网站为目标转化为以群体为目标是这一产业的核心动力,”广告巨擘宏盟媒体集团(Omnicom Media Group)首席执行官麦特·斯匹格尔说。
广告网络也并非十全十美。许多广告网络不会向广告主交代广告的确切投放位置,原因就是加入广告网络的网站不希望其主要网页的广告投放价格受到影响。此外,还有许多广告被投放在社交网站或电子邮件等网页上,而这里的人们不会点击广告也没有购买欲望。尽管如此,权衡利弊后仍有许多广告主认为这是划算的。“就像‘乱枪打鸟’,广撒网后还要祈求好运气,” 媒体公司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的媒体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温达·哈里斯·米勒德说,“但广告网络的价格真的很诱人。”
也有一些广告网络公司的日子并不好过。经济衰退凸显并加剧了300余家广告网络公司间的竞争态势,到目前为止,它们的广告价格已下降了近50%。珍妮·贝尔德首先感受到了冲击,这位创业者原本希望来自两家广告网络的收入可以支撑起她的 “宝宝起名能手”(Baby Name Wizard)网站,这个帮父母给宝宝起名字的网站创办至今只有9个月。但由于女性网站的广告费从2008年的每千次浏览量20美元下滑至目前的最高12美元,贝尔德连自己的薪水都开不出来了。